古代阁楼用途
古代,楼阁有多种建筑形式和用途。比如城楼,是军事防御设施,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,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。汉代的楼阁建筑很兴盛,有阙楼、市楼、望楼等,楼阁的建造与崇信神仙方术有关。
汉代的皇帝认为,建造高峻楼阁,可以见到仙人,故而许多高楼拔地而起。即便到了唐代,诗人依然认为,楼阁是与仙人相关的。
白居易《长恨歌》中有「楼阁玲珑五云起,其中绰约多仙子」,可知蓬莱仙子的住处,是在楼阁之中,周围有五色祥云笼罩。
藏书的楼阁,是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。最早的藏书建筑建于宫廷,如汉朝的天禄阁、石渠阁。
宋朝以后,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印书的推广,民间也建造藏书楼。可以登高望远的观景建筑,也用楼阁为名,如黄鹤楼、滕王阁等。旖旎秀丽的楼阁,正是中国古建筑的代表。
阁楼,在古代阁和楼是两种建筑,重屋为楼,四敞为阁!有台为楼,无台为阁!阁一般是作为观赏贮藏型而建造的,比如藏经阁,滕王阁等,楼则作为居住地和城市基础设施,如王府的后楼,城楼,钟鼓楼等等!
钟鼓楼,一般分为钟楼和鼓楼,相对而坐,建于城市中心地区,为城市提供报时,和预警的作用,晨钟暮鼓就是城市上班和休息的时间!后来寺庙也大都建有钟鼓楼!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